|
中国书画形象人物:著名画家陈胜广陈胜广,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共中央宣传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工会画院副院长,陈胜广美术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写意画导师,全国青少年书画新秀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理事。定居北京,从事中国画研究与创新,能诗文、擅书法、通画理。 主要学术论文: 《中国画浅议》《中国画的程式化》《陈胜广绘画手记》《论绘画的中西结合》《什么是中国画怎样学习中国画》《如何将书法用笔转换成绘画用笔》《小写意花鸟丶大写意花鸟画的笔墨训练方法》《兰、竹笔法训练与中国画的笔墨关系》 当前学术研究方向: 东西方绘画艺术的民族属性以及保持东西方民族间绘画技法丶手法形式的差异性文化界线对民族绘画独立性的启示。 主要艺术活动: 2018年11月作品入选中央军委政治部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军书法大展。 2018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中青年文艺骨干和文艺管理干部培训学习。 2017年9月作品入选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暨13届全军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6年7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大展。 2016年8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大展。 2015年9月作品入选抗战7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5年6月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大展。 2014年10月参加“绿墨”——环保科技走进艺术,中国画名家十人展,并获赠新能源电动汽车一辆。 2013年参加导师张立辰先生教学40周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师生展。 2013年11月在炎黄艺术馆举行教育部(中国首届)2013届博士课程毕业展。 2012年6月应联合国之邀,在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2012年水墨聚焦走进联合国》 2012年7月陪同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胡彦林上将,张宗银、盛和泰少将参观国防科技大学并作画留念 2012年10月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枣庄、河南太行山写生。 2012年3月由导师、中国当代著名大写意花鸟画家张立辰先生带队,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潘公凯院长有力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研究生百余人南下“访师问学、求是得真”于中国美术学院历时月余,访学圆满成功。 什么是中国画 怎样学习中国画 作者:陈胜广 中国画是区别于西方绘画的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它主要工具是毛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题材包括:花鸟、山水、人物,其表现形式分工笔画、小写意和大写意画。 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独特认识。其绘画核心本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物我两融,立形存质,写意畅神的升华境界。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具备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个要素和以技入道的升华阶段。中国绘画是世界上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画种,由于历代画家对中国画的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完善的中国民族性绘画体系,它和西洋画一样具有不同的民族属性和不同的绘画内在规律。初学中国画,首先从练习笔法、笔墨基本功开始,白描和书法是中国画造形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绘画的基础,就象西洋画必须学素描一样。 白描和书法是练习用笔的造形能力,这两门功课做扎实了,用于临摹和写生尤其得心应手。白描和书法的线条内涵丰富,表现力很强,运用得宜,更有神采之妙。这方面的教案范本有很多,诸如传世名画中的《八十七神仙图卷》、《送子天王图》,书法有《石鼓文》、《兰亭序》等,都是学习的范本。 有了一定的白描和书法基础之后,再进入《芥子园》学习笔墨技法和艺术符号。无论花鸟、山水、人物画都应从《芥子园》梅、兰、竹、菊入手,“一世兰,半世竹”,画兰草不单是学会用笔的“起、行、收”,同时也在教会你怎样用最少的笔墨把一张宣纸分割成最美的空白,包括画面穿插和笔墨构成等。兰草练习,也是将书法用笔转换成绘画用笔的最佳途径,兰草画好了,所有的草都会画得很好。 竹的笔墨技法更丰富,枝叶健利爽达,笔致内蕴,立竿要上下相承,勾节连属得意,出枝进垛,鹊爪丁香,撇叶劲利。“个”“介”破叠,形神兼备,结顶出梢各得体势。竹叶的笔墨结构、组织关系掌握好了,对绘画(人物、山水)的笔墨结构、笔墨关系就能驾轻就熟。梅花画好了,所有树都能过关,菊花画好了,所有花卉都能画好,一通百通。 |